宋志平: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實現“中國式治理現代化”
涼心未暖 小說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實現“中國式治理現代化”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开展“五进入”活动:下沉重心,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2023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
在ESG對上市公司發展日益重要情況下,要給ESG這一國際流行的投資理念起箇中國名字,即“綠色治理(ESG)”。用綠色治理對ISSB準則進行解讀,可以歸納出兩個核心的內容:一是要推動綠色治理理念,把綠色的指標、目標和要素納入到治理、戰略和風險把控的各個環節中;二是要創造綠色治理溢價,通過資本市場對更高綠色水平的企業給予回報,形成綠色治理與企業價值的正向循環。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學者:
大家好!非常高興參加2023第十二屆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我曾多次出席李維安教授帶領的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團隊主辦的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也參與了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和中國綠色治理指數的發佈與研討。今天,很榮幸再次參加這一公司治理屆的盛會,也非常感謝南開大學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邀請,提供了這樣一個跟各位公司治理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從業者們進行交流的機會。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中國式治理現代化與綠色治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描繪了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願景。中國式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石,而公司的“治理現代化”,既是中國式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又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十六字要求中的重要維度。
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長期致力於協助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近幾年,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財務造假、大股東掏空等現象仍時有發生。究其原因,很多是上市公司治理運行不暢。今天的研討會,同時也是李維安教授帶領團隊連續第二十一年發佈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CCGINK),我也很期待這個衡量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晴雨表”,能夠爲我們揭示出今年中國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成績、有哪些進步,同時又存在哪些缺點,從而爲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做出積極貢獻。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圍繞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對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體現了黨中央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取得積極進展,資本市場功能進一步優化,上市公司體量、質量穩步提升,廣大上市公司主動擔當、積極作爲,充分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引擎”的強勁動能。
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與GDP之比近60%,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佔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提高至50%左右。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顯著提升,證監會公司治理專項行動成效顯著,一大批顯性問題得到解決,大股東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突出問題整治取得明顯成效;上市公司創新動能不斷增強,2022年全市場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超過2500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1.7萬億元,佔全國研發支出的五成,累計披露專利數量佔全國專利數量的近三分之一;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水平逐年提升,2022年有67%的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分紅總額達2.1萬億元,首次突破2萬億,遠超當年1.5萬億的股權融資額,實現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
對於當下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實現“中國式治理現代化”,我認爲主要有三方面內容。第一,責任觀念的樹立。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規範的公司治理是基礎,良好的績效是目標,而明晰的責任則是上市公司的擔當和品質的體現。在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雙碳”目標願景和全球發展觀背景下,“綠色”逐漸成爲公司治理領域的關鍵詞。今年六月份,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發佈了首批可持續披露準則,標誌着ESG作爲上市公司向利益相關者披露的“第四張報表”意義進一步明確。七月份,中國上市公司協會ESG專業委員會舉辦專門研討會,幫助上市公司瞭解準則內容及行動建議,觀看數量達4.7萬人次。
在參與上一屆的公司治理國際研討會時,我曾講過,在ESG對上市公司發展日益重要情況下,要給這一國際流行的投資理念起箇中國名字,即“綠色治理(ESG)”。用綠色治理對ISSB準則進行解讀,可以歸納出兩個核心的內容:一是要推動綠色治理理念,把綠色的指標、目標和要素納入到治理、戰略和風險把控的各個環節中;二是要創造綠色治理溢價,通過資本市場對更高綠色水平的企業給予回報,形成綠色治理與企業價值的正向循環。今天的研討會,同時也是中國上市公司綠色治理(ESG)指數連續第六年的發佈。我也瞭解到,基於這一指數開發的綠色治理股價指數已經連續多年長期跑贏大盤。這一指數的發佈對提升上市公司綠色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獨立董事制度的完善。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優化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提升獨立董事履職能力,充分發揮獨立董事作用。7月底,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管理辦法》,成爲中國獨立董事制度發展中的里程碑事件,獨立董事“制度落後於實踐”的問題得以逐步解決。上市公司協會專家顧問委員會包括李維安教授帶領的中治院團隊,也在這一制度的形成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自《意見》發佈以來,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充分發揮服務和自律管理作用,按照證監會統一部署推動開展獨立董事制度改革相關工作。第一時間組織召開獨立董事制度改革研討會,深入學習領會改革精神;開發上線全市場統一的獨立董事信息庫,建設獨立董事監管服務平臺和自律管理平臺,爲獨立董事提供“一站式”服務;起草獨立董事履職評價指標及方案,構建以建立聲譽機制、加強正向激勵爲導向的履職評價體系。
下一步,中上協將按照證監會《管理辦法》要求,充分發揮“橋樑、窗口、平臺、陣地”的組織優勢,繼續全力支持、努力做好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改革工作,積極打造以《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履職指引》《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職業道德規範》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工作指引爲主體的自律規則體系;持續細化完善信息庫功能,同時依託信息庫開展履職評價、培訓交流等工作,推動建立獨立董事互學互鑑、相互提高的履職生態,爲提升獨立董事履職能力、改善獨立董事履職質效貢獻力量。
第三,上市公司的治理要遵循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原則,進一步提高公司治理的合規經營水平。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陸續開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提升行動。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中國式治理現代化。企業的治理改革需要明確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建立經濟型的治理模式和市場環境,確立董事會的治理核心地位,落實董事會的戰略決策、風險把控、高管選聘權。上市公司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必須具有法治意識,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依法合規辦事。
最後,祝願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能夠繼續創新,取得更多、更優秀的研究成果,爲我國公司治理髮展出謀劃策、貢獻力量。也希望未來協會可以和中治院開展進一步的合作,將南開治理指數和中治院研究團隊的代表成果應用於上市公司的治理實踐,促進中國公司治理水平提升。
預祝本屆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